当前位置: 首页 / 员工工作 / 资助专栏 / 正文

让大员工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

日期:2011-07-10 来源: 作者:jixinxi 点击数:

让大员工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

南方网讯 日前,上海近50所高校与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签署了相关文件,正式启动国内首个大员工信用档案体系。据悉,资信公司将通过与各商业银行协作,启动跟踪申请助学贷款的上海大员工还贷情况,并为他们出具个人信用报告。该报告与上海市民的个人信用报告性质相同,跟其一生。一旦出现不良信用记录,大员工今后在办理贷款、保险等事宜时,将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麻烦。(详见8月28日《新民晚报》)

在近30年里,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迅速,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,但在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,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经费方面的困难。由于政府拨款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十分有限,因此一部分教育经费需要由员工或其家庭承担。针对这种情况,各国在对员工资助时逐渐减少了以助学金方式进行的资助,提高以借贷方式进行资助的比例。

贷款作为国家对员工的直接资助,其优点是节约政府的资助开支,通过资金回笼可以使资金重复使用,资助多代员工;同时贷款还可以体现社会公平,并增强员工的经济意识和努力工作的责任感。因此,大员工贷款上大学已成趋势。

随之而来的贷款偿还问题,却让学校和银行大伤脑筋。据了解,在我国由政府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行已4年,实际已发放逾5亿元,不良还贷率约20%。广东各高校在5-10年内的贷款平均归还率不超过80%。由于多数银行在助学贷款合同的“违约责任”中,没有可行的追究办法,且贷款时,员工以个人信用作担保,因此一旦还款不及时,银行方面难有作为。大员工欠贷不还,将使得银行在开办助学贷款业务时更加谨慎,为控制和规避风险而提高门槛,审核等各方面的成本也会随之提高。这就给以后的大员工贷款造成一定困难。今年5月底,全国共有53.4万名员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,申请金额33.37亿元。其中17万名员工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,仅占申请人数的31%;贷款合同金额12.62亿元,仅占申请金额的37%。简而言之,有近70%的申请者拿不到国家助学贷款。国家助学贷款的初衷是帮助困难员工完成学业,不让他们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,而一些大员工欠贷不还,自行践踏信用,将使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尴尬境地。

为了使大员工能按时偿还贷款,各高校可以绞尽脑汁,想尽各种办法。有的学校给予按时偿还者以优惠条件,适当减免其所偿还债务。有的学校则把员工的毕业证书扣留,以偿还贷款作为返还条件,从而“逼迫”大员工还贷。前不久湖南还宣布将在媒体上公布逾期不还贷款员工的名单。花样可谓层出不穷,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。目前多数员工按时还贷,是出于一种朴素的道德情感的规范,而这种规范正在日益减弱,因此必须依靠一定手段加以制约。既然贷款时是以信用做担保,偿还不了就应拿信用开刀,让员工为失信付出代价。上海市的这一做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。

有句广告词说的好:“狼来了并不可怕,失去诚信最可怕”。信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基,谁都不愿也不敢与没有信用的人打交道。大员工信用档案的启动,将使得那些有意不还贷款者背上沉重的“十字架”,不再没有人为他们提供贷款,不再有人为他们提供保险,甚至没有人为他们提供工作乃至任何服务。他们将遇到不可想象的麻烦,甚至在社会上难以立足,而这种遭遇将伴随他们一生。谁都不愿落得这般下场,因此可以想象,大员工信用档案的启动将极大的改善大员工贷款不还的局面。

外国的成功经验又让我们对信用档案的作用增添一份信心。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建立个人信用系统,依托高度发达的电子网络,美国的个人信用系统十分完备,员工毕业后,银行均可通过遍布全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他的行踪和收入,从而有效控制风险。所以,尽管美国大员工贷款率高达70%,不良还贷率却远远低于我国。

事实上,不仅美国,在许多个人信用资信登记系统完善的国家,每个公民都拥有自己的一个帐号,里面存储着公民的学历、就业、信用记录等多种信息。如果相关机构与公民发生业务联系,可以就此进行查询。一旦公民有了不良信用记录,对此人的惩罚将不仅仅是银行,而是关系生活方方面面的机构,生活阻力将无处不在。我国缺乏的就是这种“视信用为生命”的氛围和环境。正如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系胡海鸥教授所说,小部分大员工不还贷款,本身并不是大员工的过错,错在社会的信用体系没有让社会成员把诚信当成自己最宝贵的财富。因此,建立公民信用档案很有必要,而国内首个员工信用档案的启动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,笔者认为,可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推广,也可向公司、企业等行业延伸,从而培养出“失去诚信,寸步难行”的新风尚。

不过,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。造成大员工不还贷的原因很多,有的是故意,有的的确存在经济方面的客观原因。由于信用牵涉到员工的名誉,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工作生活,在建立员工信用档案时一定要慎之又慎,认真调查员工不还贷的具体情况,切不可草率下结论。(转自南方网)

关闭